【英雄联盟螳螂进化顺序】在《英雄联盟》(League of Legends)中,螳螂(Rek'Sai)是一只以潜行和突袭为特点的刺客型英雄,拥有极强的机动性和爆发力。随着游戏版本的更新,螳螂的技能机制和玩法也经历了多次调整,玩家在选择其出装、符文以及打法时需要根据当前版本进行优化。
以下是螳螂在不同版本中的进化顺序总结,帮助玩家更好地理解其成长路径与适应性变化。
一、螳螂进化顺序概述
螳螂从最初的设计到如今的版本,经历了多个关键版本的调整,包括技能改动、装备适配、定位转变等。以下是从2016年至今的主要进化阶段:
版本 | 主要变化 | 技能调整 | 出装变化 | 定位演变 |
2016 | 初登场,作为刺客型打野 | 基础技能设定完成 | 高爆发输出装为主 | 打野刺客 |
2017 | 技能增强,加入控制效果 | 突进技能增强 | 强化攻击装 | 打野刺客 |
2018 | 技能冷却调整,加强生存能力 | 潜行机制优化 | 生存装+攻速装 | 打野刺客/半肉 |
2019 | 被动技能增强,提升持续作战能力 | 技能伤害小幅调整 | 攻速+法强装 | 打野刺客 |
2020 | 新版本中被削弱,定位转向辅助 | 技能伤害下调 | 控制装+坦装 | 辅助/边路 |
2021 | 回归打野,技能再次调整 | 技能机制微调 | 爆发+生存装 | 打野刺客 |
2022 | 技能平衡,适合多种阵容 | 技能冷却优化 | 多样化出装 | 多位置适配 |
2023 | 进入主流版本,玩法多样化 | 技能稳定 | 高爆发+生存装 | 打野/边路 |
二、技能进化简述
- Q技能:虚空之咬
早期版本中是单体高爆发技能,后期逐渐加入了额外伤害与减速效果,提高了对线能力。
- W技能:地底穿梭
从最初的潜行技能,演变为可穿越地形并提供视野的技能,增强了游走与支援能力。
- E技能:裂地之刃
最初为范围伤害,后增加击飞效果,使其在团战中更具控制能力。
- R技能:深渊潜行者
从单纯的隐身技能,发展为可移动的潜行状态,配合其他技能形成“影子”战术,提升了操作上限。
三、出装与符文演变
螳螂的出装一直围绕着“高爆发”和“生存能力”展开,随着版本更迭,出装思路也在不断变化:
早期版本(2016-2017):
- 出装:死亡之舞、黑切、破败王者之刃
- 符文:相位猛冲、猛然冲击、猎人:贪婪之刃
中期版本(2018-2019):
- 出装:斯塔缇克电刑、死亡之舞、冰霜之锤
- 符文:征服者、凯南的狂暴、贪欲九头蛇
后期版本(2020-2023):
- 出装:夜之锋刃、斯特拉克的挑战护手、死亡之舞
- 符文:相位猛冲、致命节奏、黑暗收割
四、总结
螳螂的进化之路体现了《英雄联盟》中英雄设计的动态调整过程。从最初的刺客定位,到后来的辅助角色尝试,再到如今的多面手打法,螳螂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灵活性与竞技价值。玩家在使用螳螂时,应根据版本趋势、队伍阵容和对手选择合适的出装与打法,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
无论是在打野、边路还是辅助位置,螳螂都是一位值得深入研究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