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什么时候灭亡的】蜀国,又称蜀汉,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政权之一,由刘备建立,定都成都。蜀汉在三国中存在时间相对较短,其灭亡标志着三国时代正式结束。了解蜀国灭亡的时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三国历史的终结与后续的历史演变。
一、
蜀汉自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开始,到公元263年被曹魏所灭,共存在了42年。蜀汉的灭亡主要源于内部政治腐败、军事力量衰弱以及外部压力加剧。最终,在魏将钟会和邓艾的联合进攻下,蜀汉末代君主刘禅投降,蜀汉正式灭亡。
蜀汉灭亡后,中国进入西晋时期,统一局面逐渐形成。这一事件不仅是三国时代的终结,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蜀国名称 | 蜀汉(又称蜀) |
建立时间 |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 |
灭亡时间 | 公元263年 |
灭亡原因 | 内部腐败、军事衰弱、外部压力(魏国进攻) |
灭亡方式 | 刘禅投降,蜀汉政权瓦解 |
灭亡人物 | 刘禅(蜀汉最后一位皇帝) |
灭亡者 | 曹魏(由钟会、邓艾率军攻入成都) |
历史意义 | 三国时代结束,中国进入西晋统一时期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蜀汉的灭亡不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是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一历史事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