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重锦官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这句诗中的“重”字,看似简单,却常常让人产生疑惑:这个“重”到底应该读作“zhòng”还是“chóng”?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整句诗的原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在这首诗中,“花重锦官城”描绘的是清晨时分,经过夜雨滋润后的花朵沉甸甸地垂在锦官城(今成都)的街道上,呈现出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
那么问题来了,“花重锦官城”的“重”字,到底是读“zhòng”还是“chóng”呢?
一、“重”的两种读音及其含义
“重”是一个多音字,在汉语中有两个主要读音:
1. zhòng:表示“重量”、“重要”、“重复”等意思,如“重担”、“重要”、“重复”。
2. chóng:表示“再次”、“重新”、“层叠”等意思,如“重复”、“重逢”、“重叠”。
在“花重锦官城”中,“重”并不是指“重量”,而是形容花儿因为雨水的滋润而显得饱满、沉重,仿佛“压弯了枝头”。这种状态更接近于“重叠”、“厚重”的意思,因此从语义上看,“重”在这里应读作“chóng”。
二、古诗中的用法与考据
从古诗文的用法来看,“重”在描写景物时,常用于表达“繁盛”、“厚重”之意。例如:
- “重楼叠阁”——形容建筑层层叠叠。
- “重峦叠嶂”——形容山峰重重叠叠。
同样,“花重锦官城”中的“重”也带有“层层叠叠、沉甸甸”的意味,而非“重要”或“重量”的意思。
此外,许多权威诗词注释和语文教材中,也将“重”在此处标注为“chóng”。
三、为什么有人会误读为“zhòng”?
可能的原因有几个:
1. 现代汉语习惯影响:日常生活中,“重”更多被用来表示“重量”或“重要”,所以人们容易将其理解为“zhòng”。
2. 语音相似性:虽然“chóng”和“zhòng”发音不同,但有些人可能会混淆。
3. 缺乏古诗语感:对古诗文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对字词的准确读音和意义判断出现偏差。
四、总结
“花重锦官城”的“重”字,应读作chóng,意为“沉甸甸的、厚重的”,形象地描绘了雨后繁花盛开、花瓣饱含水分的状态。这一读音不仅符合诗意,也得到了古籍和现代权威资料的支持。
因此,下次再看到“花重锦官城”,不妨试着读作“huā chóng jǐn guān chéng”,感受一下诗句中那份细腻的美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