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是诗中的两句。其字面意思是:熄灭蜡烛,是因为月光洒满房间,令人怜爱;披上外衣,才察觉夜露已经湿润了衣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因月光美好而舍不得熄灯,又因夜深露重而感到寒意,抒发了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
2. 原标题“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是什么意思”生成的原创内容(总结+表格)
一、诗句背景与含义总结
《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通过描绘月下景色,表达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其中“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夜晚独处时的情感变化。
- “灭烛怜光满”:诗人熄灭蜡烛,是因为月光太明亮,洒满了整个房间,他舍不得让这美好的月光被烛火掩盖,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留恋。
- “披衣觉露滋”:诗人披上外衣,才感觉到夜露已经打湿了衣裳,说明夜已深,寒意渐浓,也暗示了诗人独自一人,久久未眠,内心充满孤寂与思念。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因月夜之美而沉醉,又因夜深露重而感伤的情绪,体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二、核心信息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诗句出处 | 张九龄《望月怀远》 |
原文句子 |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字面解释 | 熄灭蜡烛,因为月光太亮;披上衣服,发现夜露已湿衣 |
情感内涵 | 表达对月光的喜爱,以及深夜独处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
诗歌主题 | 思念远方亲人,借景抒情 |
艺术特色 | 细腻的景物描写,情感含蓄真挚 |
作者风格 | 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 |
三、结语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虽为两句诗,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意境。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捕捉,也流露出深深的孤独与思念。在阅读这类古典诗词时,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语言的优美,更能体会到古人对生活、情感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