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5-09-22 23:18:41

问题描述: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原文翻译及赏析,快截止了,麻烦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2 23:18:41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原文翻译及赏析】《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也体现了他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全诗借景抒情,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一、原文

>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二、翻译

- 凤凰台上凤凰游:传说中凤凰曾在凤凰台上栖息游玩。

- 凤去台空江自流:凤凰离去后,凤凰台空荡荡的,只有江水独自流淌。

- 吴宫花草埋幽径:吴国宫殿的花草早已被荒草掩埋在幽静的小路上。

- 晋代衣冠成古丘:晋代的达官贵人如今都成了坟墓。

- 三山半落青天外:远处的三座山一半隐没在天空之中。

- 二水中分白鹭洲:两条江水将白鹭洲分割开来。

- 总为浮云能蔽日:总是因为浮云遮住了太阳。

- 长安不见使人愁:看不见长安,令人忧愁不已。

三、赏析

李白在这首诗中,通过对金陵(今南京)凤凰台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现实困境的感慨。诗中既有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也有对当下政治局势的忧虑。尤其是“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暗指朝廷中奸佞当道,忠良被排挤,表达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四、总结与表格对比

项目 内容
诗名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 李白
体裁 七言律诗
创作背景 李白游览金陵凤凰台时所作,借景抒怀,感叹历史兴衰与个人际遇
主题思想 借古讽今,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抱负难展的惆怅
艺术特色 意象丰富,语言凝练,情感深沉,结构严谨
重点诗句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翻译难点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等句蕴含历史典故,需结合史实理解
风格特点 奔放中见沉郁,豪迈中含悲凉

五、结语

《登金陵凤凰台》不仅是李白诗歌中的精品,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借景抒怀、以古鉴今的典范之作。它既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通过此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李白的豪情壮志,也能体会到他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