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铎的汉语大词典】“木铎”的本义是古代的一种铃,形状如钟,以木为舌,常用于古代礼仪或警戒。在《说文解字》中,“木铎”被解释为“金铃木舌曰铎”,意指用金属制成的铃,内部装有木制的舌。然而,在汉语文化中,“木铎”逐渐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象征意义。
“木铎”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八佾》中:“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子曰:‘吾与点也!’”虽然此处并未直接提到“木铎”,但后世学者认为“木铎”象征着教化、警示和传播正道的工具。孔子曾言:“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意思是上天将孔子视为传播正道的“木铎”,寓意其教化之功。
因此,“木铎”在汉语文化中不仅是一种器物,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教化、劝诫、警示和传播文明的重要角色。
木铎在汉语中的含义总结
词语 | 含义 | 出处/来源 | 文化象征 |
木铎 | 古代的一种铃,以木为舌,多用于礼仪或警戒 | 《说文解字》 | 警示、教化、传播正道 |
木铎 | 比喻圣人或贤者,象征教化、劝诫 | 《论语》 | 教化、劝善、弘扬道德 |
木铎 | 在道教或佛教中,有时也作为法器使用 | 道教文献、佛经 | 宣传教义、净化心灵 |
综上所述,“木铎”不仅是古代的一种乐器,更是中华文化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符号。它承载着劝诫、教化、警示等多重功能,体现了古人对道德、礼仪和智慧的重视。在现代汉语中,“木铎”虽不再常见,但它所代表的精神价值仍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