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人攫金文言文翻译】一、
《齐人攫金》是出自《列子·说符》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齐国人为了获取金钱而不顾一切、甚至不顾礼法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作者讽刺了那些只贪图利益、不讲道德的人,强调了“义”与“利”的关系,提醒人们不要因小失大。
文章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 | 齐国有一个喜欢打猎的人,花费了很多时间却一直捕不到野兽。 |
入则羞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 | 回到家里感到羞愧,出门则觉得对不起朋友。 |
其后,狗死,其妻曰:“夫君何不学吾乡人之善乎?” | 后来他的狗死了,妻子说:“先生为什么不学我们乡里那个人呢?” |
曰:“吾乡人之善者,虽不善猎,而能得金。” | 他说:“我们乡里的那个人,虽然不擅长打猎,却能获得钱财。” |
于是,遂入山林,求金于山。 | 于是他进入山林,在山上寻找黄金。 |
始得一金,未尽其术也。 | 刚得到一块金子,还没有完全掌握方法。 |
比至山中,复得一金。 | 等到到了山中,又得到了一块金子。 |
而其所获,不如其所失也。 | 但他所获得的,还不如他失去的。 |
盖人之贪心,无止境也。 | 这是因为人的贪心是没有尽头的。 |
三、寓意总结
《齐人攫金》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本质。齐人因为贪图利益,放弃原本的本职(打猎),转而追求金钱,结果不仅没有得到更多,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生活基础。这说明:
- 贪欲无度,终将自食其果
- 应守本分,不可舍本逐末
- 义利之间,当以义为先
该故事对现代社会仍有重要的警示作用,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应忽视道德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