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 什么意思啊】“始作俑者”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被用来形容某件事情的发起人或最初的推动者。但这个成语在现代语境中往往带有贬义,表示某人是引发不良后果或问题的源头。下面我们来详细解析这个成语的含义、出处以及用法。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始作俑者 |
拼音 | shǐ zuò yǒng zhě |
出处 |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
含义 | 原指最早制作殉葬用的陶俑的人,后引申为首先做坏事或引起麻烦的人。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指责某人是造成问题的根源,常带贬义。 |
近义词 | 首恶、罪魁祸首 |
反义词 | 善始善终、后来居上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始作俑者”最早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孔子曾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意思是说,第一个制作殉葬用的陶俑的人,大概不会有后代吧!这句话反映了当时对这种行为的道德谴责。
随着时间推移,“始作俑者”逐渐从字面意思(制作俑的人)引申为“首先做某事的人”,尤其是做了不好的事情的人。如今,这个词多用于讽刺那些引发麻烦、制造问题的“第一人”。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批评问题根源 | “这起事故的始作俑者,是那个没有遵守安全规定的工人。” |
讽刺不良行为 | “他就是这场风波的始作俑者,却装作无辜。” |
描述历史事件 | “他是这一运动的始作俑者,后来却被历史遗忘。” |
四、常见误区
1. 误用褒义:很多人误以为“始作俑者”是褒义词,其实它通常带有负面色彩。
2. 混淆近义词:不要将“始作俑者”与“首创者”混为一谈,后者是中性或褒义词。
3. 忽略语境:在正式场合使用时,要注意语气和语境是否合适。
五、总结
“始作俑者”原意是指最早制作殉葬俑的人,后演变为指引发问题或不良后果的最初责任人。它常用于批评或讽刺,具有明显的贬义色彩。理解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使用它,避免误解或误用。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结合了成语的出处、含义、用法及常见误区,旨在提供全面而易懂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