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实意思解释】“名副其实”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名声和实际相符,也就是说,其名称与实际内容、能力、地位等完全一致。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名”与“实”的一致性,常用于褒义场合,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高度认可。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解释 |
名 | 名声、称号、名称 |
副 | 匹配、符合 |
其实 | 实际情况、真实状况 |
整体含义:名字和实际相符合,没有虚名。
二、用法与例句
用法 | 示例 |
褒义使用 | 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专家,技术精湛,经验丰富。 |
描述事物 | 这家餐厅名副其实,菜品正宗,服务周到。 |
表达认可 | 她是名副其实的优秀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名不虚传、实至名归、货真价实 |
反义词 | 名不副实、徒有虚名、名过其实 |
四、常见误区
1. 误用在贬义语境中
“名副其实”多用于正面评价,若用于负面语境,可能造成理解偏差。例如:“他是个名副其实的坏蛋”这样的说法不够恰当。
2. 混淆“名副其实”与“名不虚传”
两者都表示名声与实际相符,但“名不虚传”更强调“传闻属实”,而“名副其实”则更强调“名称与实质一致”。
五、总结
“名副其实”是一个表达高度认同和肯定的成语,适用于对人物、事物、机构等的正式评价。在日常使用中,应注意其褒义性质,并避免与其他类似成语混淆。掌握其准确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