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成语】《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所作的一篇散文,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安宁美好的理想世界。在文章中,许多词语和表达被后人提炼为成语,成为中华文化中的经典词汇。这些成语不仅承载着文章的意境,也反映了古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以下是对《桃花源记》中出现的经典成语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出处、释义及用法。
一、成语总结
| 成语 | 出处(原文) | 释义 | 用法示例 |
| 世外桃源 |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比喻与世隔绝、美好宁静的理想之地 | 他找到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镇,远离喧嚣。 |
| 落英缤纷 |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形容花瓣飘落的样子 | 春天来了,落英缤纷,景色十分迷人。 |
| 鸡犬相闻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形容村落之间距离很近,生活气息浓厚 | 这个村庄鸡犬相闻,邻里关系非常和睦。 |
| 与世隔绝 | “遂与外人间隔” | 与外界完全断绝联系 | 这座古寺与世隔绝,仿佛时间都静止了。 |
| 不足为外人道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不值得对外人说 | 他只是笑了笑,说这只是一个秘密,不足为外人道。 |
| 无人问津 |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没有人去探求或关注 | 这条小路早已无人问津,几乎被遗忘。 |
| 穷则独善其身 | ——(虽未直接出现,但思想相近) | 在困境中保持自身修养 | 他虽仕途不顺,却能穷则独善其身,安于现状。 |
二、总结
《桃花源记》虽然篇幅不长,但其中蕴含的思想深刻,语言优美,许多词语已成为汉语中的经典成语。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体现了古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通过了解这些成语的来源和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桃花源记》的文学价值,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表达。
结语:
“桃花源记”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中华文化中关于理想与现实、隐逸与入世的重要象征。成语的流传,让这种精神得以延续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