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穷碧落下黄泉里的碧落是什么意思】“上穷碧落下黄泉”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的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句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古人对天地之间无限空间的想象。
其中,“碧落”是这句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常被误解或忽略。那么,“碧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通过总结和表格的形式来详细解析。
一、
“碧落”是古代道教文化中的一个术语,原意是指天空、青天,后来也用来指代天堂、极乐世界等高远之地。在诗句中,“上穷碧落下黄泉”意为“上到天界,下到黄泉”,形容探索的范围极其广阔,甚至到了生死之间的极限。
从字面来看,“碧”指的是青绿色,象征着天空的颜色;“落”则有“降落”、“进入”的意思。合起来,“碧落”即“青天”或“天空”。在文学作品中,它常常用来象征极高的地方,带有神圣、神秘的色彩。
因此,在“上穷碧落下黄泉”中,“碧落”代表的是天上,与“黄泉”(地下)相对,构成一种天地之间的对比,强调了寻找的艰难与执着。
二、表格解析
概念 | 含义 | 出处 | 文化背景 | 诗句含义 |
碧落 | 青天、天空,引申为天堂、极乐世界 | 道教经典、古诗词 | 道教文化中表示高远神圣之地 | 表示天上,与“黄泉”形成天地对照 |
黄泉 | 地下、阴间,指死亡的世界 | 古代文献、神话传说 | 古人对死后世界的想象 | 表示地下,与“碧落”形成对立 |
上穷碧落下黄泉 | 探索天地之间,直至生死极限 | 白居易《长恨歌》 | 唐代文学,表达情感极致 | 形容为了爱情不畏艰险,探索至极限 |
三、结语
“碧落”作为古典文学中的一个重要词汇,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古人精神追求的象征。理解“碧落”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体会古诗的情感与意境。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碧落”在诗句中的具体意义及其背后的文化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