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膏继晷是什么意思】“焚膏继晷”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唐代韩愈的《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原意是点燃灯烛来延续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现在多用来比喻废寝忘食、刻苦努力。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焚膏继晷 |
拼音 | fén gāo jì guǐ |
出处 | 唐·韩愈《进学解》 |
字面意思 | 燃烧灯油来延续日光 |
引申意义 | 形容勤奋刻苦、夜以继日地工作或学习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形容人非常努力、专注、不辞辛劳 |
近义词 | 废寝忘食、宵衣旰食、夜以继日 |
反义词 | 玩物丧志、贪图安逸、懒惰怠工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焚膏继晷”最早出现在韩愈的文章中,当时他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在学问上的执着追求。古人认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才能有所成就。因此,“焚膏继晷”不仅是对个人精神状态的描述,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知识的尊重和渴望。
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中,用来形容那些为了目标而坚持不懈、不怕辛苦的人。无论是学生、学者还是职场人士,都可以用这个成语来表达自己的奋斗精神。
三、使用示例
1. 他每天早起晚归,焚膏继晷地钻研技术,最终获得了成功。
2. 在备考期间,她焚膏继晷,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3. 这位老教授几十年如一日,焚膏继晷地研究学术,深受学生敬仰。
四、总结
“焚膏继晷”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不仅表达了勤奋刻苦的精神,还蕴含了对知识和理想的追求。在现代社会中,它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拼搏,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