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古文两败俱伤译文

2025-09-25 11:00:14

问题描述:

古文两败俱伤译文,急!求解答,求别让我失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5 11:00:14

古文两败俱伤译文】在古代汉语中,“两败俱伤”是一个常见且富有哲理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双方因争斗而最终都受到损失的情况。该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二》:“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原文通过两只老虎争夺猎物而相互搏斗,最终导致两败俱伤的情景,形象地说明了无谓争斗的后果。

以下是对“两败俱伤”这一古文内容的总结与翻译:

一、古文原文及出处

内容 出处
“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战国策·齐策二》

二、古文释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两只老虎为了争夺一个人而互相争斗,弱小的一方必定会死,强壮的一方也会受伤。

- 两虎:比喻两个强大的对手或势力。

- 争人:争夺一个目标(如利益、权力等)。

- 斗:争斗、冲突。

- 小者必死,大者必伤:无论哪一方获胜,都会付出惨重代价。

三、现代译文

现代汉语翻译为:

“如果两只老虎为了争夺猎物而打斗,那么弱小的一方会被杀死,强壮的一方也会受重伤。”

四、引申意义

“两败俱伤”不仅仅指字面意义上的战斗结果,更常用来形容在竞争或冲突中,双方因为过度对抗而导致彼此都遭受损失的局面。这种局面往往是因为缺乏理智、沟通不畅或过于执着于胜负造成的。

五、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两败俱伤
出处 《战国策·齐策二》
原文 “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翻译 如果两只老虎为了争夺猎物而打斗,那么弱小的一方会被杀死,强壮的一方也会受重伤。
含义 形容双方因争斗而两败俱伤,最终没有赢家。
引申意义 在竞争或冲突中,若不讲策略和合作,可能导致双方都受损。

六、现实应用

在生活中,“两败俱伤”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

- 商业竞争:企业之间因价格战而消耗大量资源,最终利润下降。

- 家庭矛盾:夫妻因争吵而伤害感情,甚至导致离婚。

- 政治斗争:国家间因冲突而造成经济和人员损失。

这些例子都表明,面对冲突时,理性应对和寻求共赢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结语:

“两败俱伤”不仅是一则寓言,更是对人性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竞争与冲突时,应以智慧和宽容化解矛盾,避免无谓的损耗。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