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国安邦的意思】“定国安邦”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治理国家、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举措。它强调的是国家的安定与繁荣,是政治家或领导者在治国理政中追求的目标。
一、
“定国安邦”源于古代对国家治理的理想追求,意指通过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使国家稳固、社会安宁。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对国家稳定的重视,也反映了对人民福祉的关注。其核心思想在于:以民为本,依法治国,维护秩序,促进发展。
在现代语境中,“定国安邦”更多地被用来形容国家领导人或政策制定者在推动国家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定国安邦 |
出处 | 出自《汉书·董仲舒传》:“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人主所以定国安邦之术也。” |
字面意思 | “定”指安定、稳定;“安”指安全、平安;“邦”指国家。整体意思是“安定国家”。 |
引申含义 | 指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确保国家安全和稳定的行为或策略。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正式场合或文章中,描述国家政策、领导人的治国理念等。 |
近义词 | 国泰民安、长治久安、治国安邦 |
反义词 | 社会动荡、国家危亡、内忧外患 |
现实意义 | 强调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倡导以法治、民生、发展为核心的价值观。 |
三、结语
“定国安邦”不仅是古代政治智慧的体现,也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理念。它提醒我们,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政策、合理的制度以及对人民利益的重视。只有真正做到“定国安邦”,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与人民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