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天下有多少个州各是什么】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最终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行政区划仍沿袭东汉的“州”制,但因战乱和政权更迭,各政权所辖的州也有所变化。本文将对三国时期天下共有多少个州进行总结,并列出各州的名称。
一、三国时期的州划分概况
东汉末年,全国共设十三个州,分别是:司隶校尉部、豫州、兖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交州。这些州在三国时期被魏、蜀、吴三国所分割,各自控制部分州地。
不过,由于三国时期政权更替频繁,实际的州域划分并不完全一致,有的州被废置或合并,有的则新增设立。因此,严格来说,三国时期的州数可能略有出入。
二、三国时期主要州分布(按三国势力范围)
州名 | 所属政权 | 简要说明 |
司隶校尉部 | 魏 | 河南一带,曹操控制的核心地区 |
豫州 | 魏 | 河南东部及安徽北部 |
兖州 | 魏 | 山东西南部 |
青州 | 魏 | 山东半岛 |
徐州 | 魏 | 江苏北部、山东南部 |
荆州 | 蜀、吴 | 刘备占据荆州大部分,孙权控制江陵 |
扬州 | 吴 | 江苏南部、安徽东南、浙江等地 |
益州 | 蜀 | 四川及汉中一带 |
凉州 | 魏 | 甘肃西部、陕西西部 |
并州 | 魏 | 山西及河北西北 |
冀州 | 魏 | 河北中部 |
幽州 | 魏 | 北京、辽宁一带 |
交州 | 吴 | 广西、越南北部 |
此外,三国时期还有一些临时设置的州,如:
- 雍州:魏国后期设立,包括关中地区。
- 梁州:蜀汉控制区域,大致为今陕西南部、四川北部。
- 荆州:虽属东汉旧州,但在三国时期成为战略重地,由蜀、吴争夺。
三、总结
总体来看,三国时期基本延续了东汉的“十三州”制度,但由于战争和政权更替,实际管辖范围和州名略有变化。魏国控制了中原大部分州地,蜀汉控制益州、梁州,吴国则掌控扬州、荆州、交州等南方地区。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史书对州的划分略有差异,且有些州在三国时期已不再使用或被合并。因此,以上内容为基于主流历史记载的综合整理,供参考。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一州的具体地理位置或历史事件,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