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盘的意思】“虎踞龙盘”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地势险要、气势雄伟的地理环境。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三国志·吴书·诸葛亮传》中,用来描述南京(古称建业、金陵)的地形特点,后来被广泛用于形容山川壮丽、形势险要的地方。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虎踞龙盘 |
拼音 | hǔ jù lóng pán |
出处 | 《三国志·吴书·诸葛亮传》 |
释义 | 形容地势险要、气势雄伟,多用于描绘山川或城市地势。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自然景观或历史名城的地势特点。 |
近义词 | 山河壮丽、地势险要、龙盘虎踞(同义但字序不同) |
反义词 | 平坦无奇、地势低洼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虎踞龙盘”最早出现在《三国志·吴书·诸葛亮传》中,原文为:“亮曰:‘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后人引申为形容南京一带的地理形势,因南京北依长江,南靠紫金山,地势险要,形如猛虎盘踞,巨龙蜿蜒,故称“虎踞龙盘”。
随着时间推移,“虎踞龙盘”不仅用于描述地理形势,也常用来比喻国家或城市的兴盛、强盛之势,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自然景观 | “黄山群峰起伏,虎踞龙盘,令人叹为观止。” |
描写历史名城 | “南京自古便是虎踞龙盘之地,是六朝古都。” |
比喻国家强盛 | “中国地大物博,虎踞龙盘,是世界强国之一。” |
四、总结
“虎踞龙盘”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既可用于形容自然地理的险要和壮美,也可用来象征国家或城市的强大与繁荣。其形象生动,语言凝练,是中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表达方式之一。在写作中适当使用该成语,能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文化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