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龙城飞将在】一、
“但使龙城飞将在”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关切和对良将的渴望。龙城飞将指的是汉代名将李广,他以英勇善战、守卫边疆而闻名,被后人称为“飞将军”。
在古代战争中,将领的能力往往决定了战局的胜负。李广虽屡建奇功,却因命运多舛未能封侯,令人扼腕叹息。王昌龄借用这一典故,不仅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也寄托了对国家安定、边疆无恙的期盼。
本篇文章通过分析诗句背景、历史人物及文化意义,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但使龙城飞将在”的内涵与价值。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王昌龄《出塞》 |
原句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作者简介 | 王昌龄(约698年-756年),字少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擅长七言绝句。 |
“龙城飞将”指谁 | 汉代名将李广,因其勇猛善战、骑射精湛,被匈奴称为“飞将军”。 |
诗句含义 | 如果有李广这样的良将镇守边关,就不会让敌军越过阴山入侵中原。 |
历史背景 | 汉代与匈奴长期对抗,边疆战事频繁,将士戍边艰苦。 |
文化意义 | 表达了对忠勇将领的崇敬,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现代启示 | 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尤其在国防与安全方面,优秀将领能起到关键作用。 |
三、结语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承载着古人对英雄的呼唤,也映射出对国家安宁的深切期望。在今天,这种精神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应重视人才、依靠智慧与勇气,守护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