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投笔从戎文言文翻译】一、
“班超投笔从戎”出自《后汉书·班超传》,讲述了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班超放弃文职,投身军旅,最终立下赫赫战功的故事。这一典故常用来形容有志之士弃文从武、建功立业的精神。
原文中,班超原本是文职官员,因不满于平庸的生活,看到他人投笔从戎、建功立业,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他后来在西域地区屡建奇功,为汉朝稳定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段文言文的内容与意义,以下将提供原文、翻译及重点词语的解释,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其内涵。
二、文言文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也。父彪,续《汉书》。 | 班超字仲升,是扶风平陵人。他的父亲班彪,续写了《汉书》。 |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 他家里贫穷,常常替官府抄书来维持生计。 |
恒从事,不脱操。 | 他总是忙于事务,不能脱身。 |
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处世,当效张骞、傅介子立功异域,安能久事笔墨间乎?” | 曾经停下工作,扔掉笔感叹道:“大丈夫活在世上,应当像张骞、傅介子那样在异国建立功业,怎么能长期从事笔墨之事呢?” |
左右皆笑之。 | 周围的人都嘲笑他。 |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 班超说:“小人怎么知道壮士的志向呢!” |
后出使西域,遂留焉。 | 后来他出使西域,便留在那里了。 |
遂立功,封定远侯。 | 于是他建立了功勋,被封为定远侯。 |
三、重点词语解释
词语 | 解释 |
佣书 | 抄写文书,代人抄书谋生 |
操 | 事务,事情 |
张骞 | 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和探险家 |
傅介子 | 西汉时期的使者,曾出使西域 |
安能 | 怎么能够 |
小子 | 对年轻人的称呼,含有轻视之意 |
壮士 | 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
四、总结
“班超投笔从戎”不仅是一段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一个人在面对人生选择时的勇气与决心,也展示了个人理想与时代使命的结合。班超的转变告诉我们:真正的价值在于实现自我、服务国家,而不是拘泥于一时的安稳。
通过以上文言文原文、翻译及词汇解释,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这一历史典故的内涵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