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危象名词解释】高血压危象是指在原有高血压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导致血压急剧升高,超过180/120 mmHg,并伴随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急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该情况属于急症,需及时处理,否则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一、高血压危象概述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高血压危象是血压骤然升高并伴有靶器官损害的急性病理状态 |
血压标准 | 收缩压 > 180 mmHg 或 舒张压 > 120 mmHg |
分类 | 原发性(良性)与继发性(恶性) |
症状 | 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胸痛、呼吸困难等 |
危险因素 | 不规律服药、情绪激动、酗酒、药物滥用、慢性肾病等 |
治疗原则 | 快速降压、保护靶器官、对症支持治疗 |
二、高血压危象的分类
高血压危象根据是否伴有靶器官损害,可分为以下两类:
类型 | 定义 | 特点 |
高血压急症 | 血压显著升高且伴有急性靶器官损害 | 如脑出血、急性左心衰竭、主动脉夹层等 |
高血压亚急症 | 血压显著升高但无急性靶器官损害 | 可以在门诊或住院中逐步降压 |
三、常见症状与体征
高血压危象患者可能出现以下表现:
症状 | 描述 |
头痛 | 剧烈、持续性,常位于后头部或额部 |
视力模糊 | 因眼底血管痉挛或出血引起 |
恶心、呕吐 | 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或胃肠道受累 |
胸痛 | 可能为心肌缺血或主动脉夹层 |
呼吸困难 | 可能由左心衰竭引起 |
意识障碍 | 严重时可出现昏迷或抽搐 |
四、诊断与评估
高血压危象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项目 | 内容 |
病史 | 是否有高血压病史、用药情况、近期诱因等 |
体格检查 | 血压测量、神经系统检查、心脏听诊等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电解质、肾功能、心肌酶谱等 |
影像学检查 | 头颅CT、胸部X线、心脏超声等 |
五、治疗原则
高血压危象的治疗目标是迅速而平稳地控制血压,防止进一步器官损伤:
治疗措施 | 目的 |
静脉降压药物 | 如硝普钠、拉贝洛尔等,用于紧急降压 |
对症支持治疗 | 如镇静、止痛、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
预防并发症 | 如预防脑水肿、心衰、肾功能恶化等 |
后续管理 | 逐步过渡到口服降压药,调整生活方式 |
六、预防与日常管理
高血压危象的发生往往与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有关,因此日常管理至关重要:
预防措施 | 内容 |
定期监测血压 | 每日或每周定时测量血压 |
规律服药 | 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不可随意停药 |
控制饮食 | 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避免过量饮酒 |
保持良好情绪 | 避免剧烈情绪波动,适当放松 |
适度运动 |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锻炼,如散步、太极等 |
总结
高血压危象是一种严重的高血压急症,需及时识别和处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长期的健康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定期随访、规范用药、健康生活是预防高血压危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