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墙祸起是什么意思】“萧墙祸起”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内宠并处,外患逼,国之危也。萧墙之内,有不测之忧。”原意是指祸乱发生在自己内部,即国家或家庭内部出现的危机。后多用来比喻内部发生变故,引发灾难。
一、
“萧墙祸起”是一个形容内部矛盾引发严重后果的成语。其中,“萧墙”指古代宫室内墙壁,象征内部;“祸起”表示灾祸由此而生。该成语强调的是,一个组织或国家的衰败往往不是来自外部压力,而是源于内部问题。例如,权力斗争、腐败、失德等都可能成为“萧墙祸起”的根源。
在现代语境中,“萧墙祸起”常用于描述企业、政府、团体等因内部管理混乱、人心涣散而导致的重大失败或危机。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比喻意义 | 近义词 | 反义词 |
萧墙祸起 | 内部发生变故,导致灾祸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 多用于描述组织或国家内部问题引发的危机 | 内部矛盾引发灾难 | 家丑外扬、内忧外患 | 外敌入侵、内外安定 |
萧墙 | 宫室内的墙壁,象征内部 | —— | 引申为内部 | —— | —— | —— |
祸起 | 灾祸的发生 | —— | 表示灾祸的来源 | —— | —— | —— |
三、使用场景举例
- 政治领域:某国因政局动荡、派系斗争导致国家陷入混乱,可称为“萧墙祸起”。
- 企业管理:公司高层内斗、员工不满,最终导致业务下滑,也可用此成语形容。
- 家庭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矛盾激化,影响整个家庭和谐,也可说“萧墙祸起”。
四、结语
“萧墙祸起”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现实警示。它提醒人们,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组织管理中,都要重视内部团结与稳定,避免因小失大,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