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middot及神思原文及翻译)】《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的一部系统论述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专著,其中“神思”一篇是其关于文学创作心理机制的重要篇章。本文将对《文心雕龙·神思》的原文进行整理,并附上现代汉语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涵。
一、原文节选(部分)
> 夫神思之道,虚静为本;神与物游,心入玄冥。
> 神思者,情动而辞发,意翻空而采新。
>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
>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故有“神与物游”之说。
二、现代汉语翻译
原文 | 翻译 |
夫神思之道,虚静为本;神与物游,心入玄冥。 | 神思的规律,以虚静为根本;精神与外物交融,心灵进入深远幽玄的境界。 |
神思者,情动而辞发,意翻空而采新。 | 神思的表现,是情感激发言辞,思绪在空中翻涌而取新颖的意象。 |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 | 文学的道德意义非常重大,难道不是与天地一同产生吗? |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故有“神与物游”之说。 | 情感随着外物的变化而变化,言辞因情感而发出,因此有“神与物游”的说法。 |
三、
《文心雕龙·神思》主要探讨了文学创作中的“神思”现象,即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灵感、想象与思维活动。刘勰认为,神思的核心在于“虚静”,即创作者需保持内心的宁静,才能与外物交融,进入一种超然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得情感自然流露,语言表达新颖独特。
文章强调了“情”与“辞”的关系,指出情感是创作的动力,而辞章则是情感的载体。同时,刘勰提出“神与物游”的观点,说明文学创作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
此外,他对文学的本质进行了深刻思考,认为文学具有与天地同生的伟大意义,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体现。
四、总结表格
内容要点 | 说明 |
神思定义 | 创作过程中的灵感、想象与思维活动 |
核心原则 | 虚静为本,神与物游 |
情感与辞章 | 情动而辞发,辞以情发 |
神与物游 | 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交融 |
文学意义 | 与天地并生,具有崇高道德价值 |
通过以上内容的整理与分析,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文心雕龙·神思》的思想精髓及其对后世文学理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