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负隅顽抗拼音

2025-10-02 01:11:27

问题描述:

负隅顽抗拼音求高手给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2 01:11:27

负隅顽抗拼音】“负隅顽抗”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在困境中仍然坚持抵抗、不愿投降的行为。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历史背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本文将对其拼音、含义、用法及常见搭配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内容
成语 负隅顽抗
拼音 fù yú wán kàng
出处 《左传·僖公十五年》:“秦穆公伐晋,晋人败之于韩原,晋侯执秦伯……秦伯曰:‘吾与子为盟,不以兵革。’晋侯曰:‘吾与子为誓,不以兵革。’于是退。”后引申为“负隅顽抗”。
含义 指在被包围或处于劣势时,仍顽强抵抗,不肯投降。
用法 多用于形容人在逆境中表现出的不屈精神,也可用于批评某些人固执己见、不知变通。
近义词 坚持抵抗、死守不降、负险固守
反义词 投降认输、俯首称臣、束手就擒

二、词语详解

- 负隅:指依仗山势或险要地形,如“负隅”即“依靠角落”。

- 顽抗:顽强抵抗,不轻易放弃。

整个成语强调的是“在劣势中仍不屈服”的态度,带有褒贬两面性。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赞美英雄人物的勇气;在现实生活中,则可能带有批评意味,表示对方过于固执。

三、使用示例

1.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敌人依然选择负隅顽抗,最终被彻底击溃。

2. 尽管形势不利,他仍负隅顽抗,不愿向现实低头。

3. 那些负隅顽抗的势力终将被历史淘汰。

四、注意事项

- “负隅顽抗”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正面情境中误用。

- 该成语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判断其褒贬意义。

五、总结

“负隅顽抗”是一个富有历史底蕴的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独特魅力,也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丰富的语义层次。通过了解其拼音、含义、用法以及常见搭配,可以更准确地掌握这一成语的使用方式,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表现力。

成语 拼音 含义 用法 示例
负隅顽抗 fù yú wán kàng 在劣势中顽强抵抗 多用于书面语,有褒贬两面性 敌人负隅顽抗,最终被击败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