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肿块要做哪些检查】当发现乳房内有肿块时,许多女性会感到担忧和不安。乳房肿块并不一定意味着是恶性肿瘤,但为了明确其性质,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对“乳房肿块要做哪些检查”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常见检查项目总结
1.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初步判断肿块的位置、大小、形状、质地及活动度等。
2. 影像学检查:包括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钼靶)、磁共振成像(MRI)等,用于进一步评估肿块的形态和结构。
3.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辅助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或肿瘤相关指标异常。
4. 病理检查:通过细针穿刺活检(FNA)、核心针活检(CNB)或手术切除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是确诊的“金标准”。
5. 其他辅助检查:如乳腺导管镜检查、基因检测等,在特定情况下使用。
二、检查项目一览表
检查项目 | 检查方式 | 适用情况 | 作用说明 |
体格检查 | 医生触诊 | 初步筛查 | 判断肿块位置、大小、质地、活动性 |
乳腺超声 | 超声波扫描 | 适合年轻女性、致密型乳腺 | 评估肿块是否为囊性或实性 |
乳腺X线摄影 | 钼靶检查 | 40岁以上女性、钙化灶可疑者 | 发现微小钙化点,判断是否有恶性可能 |
磁共振成像(MRI) | 磁场与无线电波成像 | 高风险人群、术前评估 | 提供高分辨率图像,适用于复杂病例 |
细针穿刺活检 | 细针抽取细胞样本 | 疑似良性或需要快速诊断者 | 快速获取细胞信息,判断良恶性 |
核心针活检 | 穿刺取出组织样本 | 确定肿块性质、分级 | 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 |
手术切除活检 | 手术摘除肿块并送检 | 疑似恶性或无法明确诊断者 | 最准确的诊断方法 |
肿瘤标志物检测 | 血液检查 | 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肿瘤 | 如CA153、CEA等,参考价值有限 |
三、注意事项
- 不同年龄、家族史、症状表现的人群,检查方案可能不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不要因恐惧而延误检查。
- 如果发现乳房肿块,应尽快就医,避免自行判断或拖延。
总之,乳房肿块的检查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结合多种手段才能更全面地了解病情。及时、科学的检查有助于尽早发现问题,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