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院校服从什么是专业服从】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很多考生和家长对“院校服从”和“专业服从”这两个概念感到困惑。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术语的含义及其在志愿填报中的作用,本文将从定义、区别、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什么是院校服从?
定义:
“院校服从”是指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如果所填报的院校未被录取,是否愿意接受系统将该考生调剂到其他未满额的院校。
特点:
- 院校服从是针对“院校”而言的,即是否愿意被调剂到其他学校。
- 如果选择“院校服从”,则在未被所报院校录取的情况下,系统会根据分数和招生计划,将考生分配到其他有空余名额的学校。
- 选择“院校服从”可以提高录取几率,但可能被分配到非第一志愿的学校。
二、什么是专业服从?
定义:
“专业服从”是指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如果所填报的专业未被录取,是否愿意接受系统将该考生调剂到其他未满额的专业。
特点:
- 专业服从是针对“专业”而言的,即是否愿意被调剂到其他专业。
- 如果选择“专业服从”,则在未被所报专业录取的情况下,系统会根据分数和招生计划,将考生分配到同校内其他未满额的专业。
- 选择“专业服从”可以提高录取几率,但可能被分配到与原志愿不匹配的专业。
三、两者之间的区别
项目 | 院校服从 | 专业服从 |
调剂对象 | 其他院校 | 同一院校内的其他专业 |
调剂范围 | 可能被分配到不同学校的其他专业 | 只能在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之间调剂 |
影响范围 | 可能改变整个学校的选择 | 仅影响所选学校内的专业选择 |
风险性 | 相对较高(可能被调剂到不太理想的学校) | 相对较低(仍在同一学校内) |
四、如何选择?
1. 如果考生对某所院校特别感兴趣,且专业也明确,可以选择“院校不服从”或“专业不服从”。
2. 如果考生希望提高录取概率,建议选择“院校服从”和“专业服从”。
3. 注意:一旦选择“服从”,就可能被分配到非理想院校或专业,需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五、注意事项
- 每个省份的志愿填报规则略有不同,建议考生仔细阅读本省的招生简章。
- 在填写志愿时,应结合自身兴趣、成绩和未来发展方向,合理安排志愿顺序。
- 不建议盲目选择“服从”,以免被调剂到不适合自己的学校或专业。
通过以上内容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考生和家长更清晰地了解“院校服从”和“专业服从”的含义及实际应用。合理填报志愿,才能为未来的大学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