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盘的意思解释】“虎踞龙盘”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地势险要、气势雄伟的地理环境,尤其多用于描述山河壮丽、易守难攻的地形。该成语源自古代对南京(古称金陵)地理形势的赞美,因其地势如虎盘踞、龙蜿蜒而得名。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虎踞龙盘 |
拼音 | hǔ jù lóng pán |
出处 | 《太平御览》引《吴录》:“刘备曾住荆州,闻孙权在建业,乃曰:‘秣陵,帝王之都也。’诸葛亮曰:‘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也。’” |
本义 | 形容地势险要、气势雄伟,常用于描写山河壮丽的地理环境。 |
引申义 | 也可比喻国家或政权根基稳固、实力雄厚。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地理形势、历史背景或政治格局。 |
常见搭配 | “虎踞龙盘之地”、“虎踞龙盘之势” |
二、详细解析
“虎踞龙盘”最早出自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历史记载,当时诸葛亮评价南京(建业)的地理形势时说:“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意思是钟山像一条盘旋的龙,而石头城则如猛虎蹲伏,地势极为险要,是理想的都城选址。
后人将“龙蟠”与“虎踞”结合,形成“虎踞龙盘”这一成语,广泛用于文学作品、历史文献和现代文章中,表达对某地或某势力强大、稳固的赞美。
三、使用示例
1. 地理描写
南京自古以来便是“虎踞龙盘”之地,山川秀美,历史悠久。
2. 历史背景
明朝定都南京,正是看中了其“虎踞龙盘”的战略地位。
3. 比喻实力
这家公司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虎踞龙盘”之势,稳居行业前列。
四、常见误用提醒
- 误用为形容人:此成语多用于描述地势或国家局势,不宜直接形容个人。
- 误用为贬义:虽然字面有“虎”“龙”等猛兽之意,但整体为褒义,不可随意当作贬义词使用。
五、总结
“虎踞龙盘”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既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地理的深刻观察,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现代语境中,它常被用来形容地势险要、战略地位重要或实力雄厚的区域或组织,具有极高的语言表现力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