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律都是什么】在音乐理论中,“律”指的是音高的标准,是决定音阶结构的重要基础。古代中国曾提出“十二律”,用于规范音高体系,是古代音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12律都是什么”?下面将从基本概念出发,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什么是“12律”?
“十二律”是中国古代用于制定音律的十二种标准音高,也称为“十二律吕”。它们源于古代对自然声音的观察和数学计算,是古代音乐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十二律不仅用于宫廷音乐,也广泛应用于民间音乐、乐器制作和音调校准。
十二律的名称来源于阴阳五行学说,每律都有对应的名称和音高顺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音阶系统。
二、十二律的具体名称及顺序
十二律按音高由低到高依次为:
| 序号 | 律名 | 音高(简谱) | 对应音名(C大调) | 备注 |
| 1 | 黄钟 | 1(do) | C | 最低音,属阳律 |
| 2 | 大吕 | 2(re) | D | 阴律 |
| 3 | 太簇 | 3(mi) | E | 阳律 |
| 4 | 夹钟 | 4(fa) | F | 阴律 |
| 5 | 姑洗 | 5(sol) | G | 阳律 |
| 6 | 仲吕 | 6(la) | A | 阴律 |
| 7 | 蕤宾 | 7(si) | B | 阳律 |
| 8 | 林钟 | 1(do) | C(高八度) | 阴律 |
| 9 | 夷则 | 2(re) | D(高八度) | 阳律 |
| 10 | 南吕 | 3(mi) | E(高八度) | 阴律 |
| 11 | 无射 | 4(fa) | F(高八度) | 阳律 |
| 12 | 应钟 | 5(sol) | G(高八度) | 阴律 |
三、十二律的来源与意义
十二律起源于周代,最初用于制定乐律,后来成为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了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还对东亚其他国家的音乐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十二律的形成与“三分损益法”密切相关,这是一种通过数学比例调整音高的方法。虽然现代音乐多采用十二平均律,但十二律作为传统音律体系,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四、总结
“12律都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指中国古代用于规范音高的十二种标准音高体系。它们不仅构成了古代音乐的基本框架,也体现了古人对音乐与自然规律的理解。了解十二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十二律与现代音乐的关系,可参考相关音乐史或音律学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