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意思】“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一句出自《诗经·小雅·车辖》的经典语句,后被孔子引用并加以发挥,成为表达对高尚品德、伟大人物敬仰之情的名言。这句话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常用于形容对道德、学问或理想追求的执着与敬仰。
以下是对这句古语的详细解释和总结:
一、原文出处与背景
- 出处:《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引申发展: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 含义演变:后人将这两句合并使用,形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完整表达,用以赞美贤者之德,表达对崇高理想的追求。
二、逐句解释
原文 | 解释 | 含义 |
仰之弥高 | 仰望越久,越觉得高远 | 表示对贤者的敬仰之心越来越深,越了解越觉得其境界高远 |
钻之弥坚 | 研究越深入,越觉得其坚固 | 表示对学问或道德的钻研越深入,越能体会到其深刻与不易 |
高山仰止 | 面对高山,只能仰望 | 比喻对高尚品德、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 |
景行行止 | 在大道上行走,循规蹈矩 | 比喻遵循正道,效法贤者的行为 |
三、整体理解
整句话表达了对贤者、圣人或高尚品德的无限敬仰与追求。它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激励,也是对社会道德的一种倡导。在现代语境中,这句话常被用来鼓励人们不断学习、提升自我,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四、现实意义
方面 | 说明 |
学术研究 | 鼓励学者深入探索知识,不畏艰难 |
个人修养 | 强调自我提升的重要性,追求道德完善 |
社会风气 | 倡导尊崇贤德,弘扬正能量 |
教育引导 | 作为经典语句,常用于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敬仰之心 |
五、总结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一句充满哲理和敬意的古语,体现了中华民族对高尚品德、智慧和理想的崇尚。它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精神指引,提醒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保持谦逊与敬畏之心。
结语:这句话虽源自古代,但其思想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