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释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是儒家思想中关于政治与道德的重要论述。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或一个政权遵循了天理、正义和仁德之道,就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反之,如果违背了正道,就会失去人心,只有少数人愿意支持。
这一观点强调了“道”的重要性,认为“道”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核心,更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在古代,统治者若能施行仁政,就能赢得百姓的拥护;而若暴虐无道,则会众叛亲离,最终导致失败。
一、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孟子·公孙丑下》 |
原文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意思 | 遵循正道者,得众人支持;背离正道者,仅得少数人相助。 |
核心思想 | 强调“道”的重要性,主张以德治国、以民为本。 |
现实意义 | 提醒领导者应注重道德修养与民心向背,才能长久稳固。 |
二、延伸理解
“得道多助”不仅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也适用于国家、组织乃至团队管理。一个有远见的领导者,应当注重公平、公正、诚信,这样才能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相反,若只追求权力与利益,忽视道德与责任,即使暂时得势,也难以持久。
此外,这句话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核心理念,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的力量不可忽视。
三、现实应用举例
场景 | 说明 |
国家治理 | 君主施行仁政,百姓归附;暴政则民怨沸腾,最终亡国。 |
企业管理 | 领导者注重员工权益与企业文化,员工忠诚度高;若只重利润,员工流失严重。 |
个人发展 | 为人正直、讲诚信者,朋友众多;虚伪狡诈者,难觅知交。 |
四、结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仅是一句古老的格言,更是一种深刻的处世哲学。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不能忽视道德与人心的重要性。唯有顺应天道、尊重人性,才能获得真正的支持与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