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副其实的意思】“名副其实”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与实际内容、品质或能力相符,也就是说,名字和实际完全一致,没有虚名。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名”与“实”的一致性,常用于褒义语境中,表示对人或事物的高度认可。
一、成语解析
- 出处: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吾闻之,夫贤者之文章,足以名世;其行谊,足以副实。”
- 字面意思:
- 名:名声、名誉。
- 副:符合、相称。
- 实:实际、事实。
- 整体意思:名声与实际相符,不虚有其名。
二、用法与示例
用法 | 示例句子 |
褒义用法 | 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科学家,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认可。 |
描述事物 | 这家餐厅名副其实,食物美味,服务周到。 |
描述人物 | 她是名副其实的好老师,深受学生爱戴。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名不虚传、货真价实、实至名归 |
反义词 | 名不副实、徒有虚名、名存实亡 |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名副其实 |
拼音 | míng fù qí shí |
出处 | 《后汉书·马援传》 |
字面意思 | 名声与实际相符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形容人或事物真实可靠 |
近义词 | 名不虚传、货真价实、实至名归 |
反义词 | 名不副实、徒有虚名、名存实亡 |
使用场景 | 表扬、评价、描述等场合 |
五、结语
“名副其实”是一个非常实用且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它不仅表达了对人或事物的认可,也体现了语言的简洁与精准。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