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每回详细概括】《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全书共一百二十回,讲述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展现了群雄争霸、英雄辈出的壮阔画卷。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内容,以下是对每一回的详细概括,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整理。
一、文章
《三国演义》以“桃园结义”为开端,描绘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为兄弟,共同匡扶汉室的故事。随着故事的发展,曹操、孙权、诸葛亮等人物相继登场,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书中通过大量精彩的战役和谋略,如赤壁之战、三顾茅庐、空城计等,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智慧与人性的复杂。
整部小说不仅有激烈的战争场面,还有丰富的政治斗争、人物情感描写以及忠义精神的体现。通过这些情节,作者表达了对忠臣良将的赞美和对奸佞小人的批判,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
二、每回详细概括(表格)
回数 | 标题 | 内容简述 |
第1回 |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施恩义黄巾贼首 | 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义,誓言共扶汉室;张飞怒打黄巾军首领程远志。 |
第2回 | 玄德因公孙瓒而得官 董卓乱政祸国 | 刘备因功受封官职,董卓专权,朝政混乱,引发天下大乱。 |
第3回 | 曹操献刀刺董卓 陈宫劝其反叛 | 曹操借献刀之名刺杀董卓失败,后被陈宫劝说反叛,逃亡途中遇吕伯奢一家。 |
第4回 | 拜曹操为兖州牧 袁绍讨伐董卓 | 曹操被拥戴为兖州牧,袁绍联合诸侯讨伐董卓,形成割据局面。 |
第5回 | 陶谦三让徐州 刘备初入徐州 | 陶谦三让徐州给刘备,刘备虽不愿接受,但最终答应暂代州事。 |
第6回 | 关羽温酒斩华雄 孙坚战死于洛阳 | 曹操设宴,关羽温酒斩杀华雄,声名大振;孙坚战死于洛阳。 |
第7回 | 王允巧施连环计 杀董卓 | 王允利用貂蝉离间董卓与吕布,最终成功除掉董卓。 |
第8回 | 袁术称帝 张绣降曹 | 袁术自立为帝,遭到各方反对;张绣投降曹操,成为其手下将领。 |
第9回 | 郭嘉献策破袁绍 刘备投奔袁绍 | 郭嘉提出“十面埋伏”之计,助曹操击败袁绍;刘备投奔袁绍。 |
第10回 |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 关羽为寻找刘备,过五关斩六将,展现忠义精神。 |
第11回 | 诸葛亮隆中对 刘备三顾茅庐 | 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 |
第12回 | 三顾茅庐得孔明 刘备得荆州 | 刘备终得诸葛亮辅佐,逐步发展势力,夺取荆州。 |
第13回 | 赤壁之战 周瑜火攻曹操 | 周瑜与诸葛亮联手,用火攻大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基础。 |
第14回 | 诸葛亮智取南郡 刘备夺荆州 | 诸葛亮设计夺取南郡,刘备正式占据荆州。 |
第15回 | 刘备取益州 诸葛亮镇守荆州 | 刘备攻占益州,诸葛亮留守荆州,协助治理。 |
第16回 | 关羽失荆州 诸葛亮北伐 | 关羽因轻敌失荆州,被东吴所杀;诸葛亮开始北伐中原。 |
第17回 | 诸葛亮七擒孟获 南蛮归顺 | 诸葛亮率军南征,七次擒获孟获,使其心服归顺。 |
第18回 |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 刘禅继位 |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刘禅继位,蜀汉逐渐衰落。 |
第19回 | 司马懿篡魏 刘禅投降 | 司马氏掌握魏国大权,最终取代曹魏;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
第20回 | 三国归晋 天下统一 | 司马炎建立晋朝,统一全国,三国时代结束。 |
三、结语
《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历史小说,更是一部充满智慧与情感的经典之作。通过对每一回的详细概括,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感受到其中的人物性格、战略思想和历史背景。希望本文能为喜欢《三国演义》的读者提供一份实用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