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于飞之乐典故

2025-10-10 06:53:24

问题描述:

于飞之乐典故,跪求万能的知友,帮我看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0 06:53:24

于飞之乐典故】“于飞之乐”出自《诗经·小雅·鸳鸯》中的诗句:“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原意是说鸳鸯在空中飞翔,人们用网捕捉它们。后人引申为夫妻恩爱、相依相伴的象征,常用于形容夫妻之间的和谐幸福生活。

在古代文学和民间文化中,“于飞之乐”被广泛用来表达对婚姻美满、家庭和睦的祝愿。这一典故不仅富有诗意,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典故来源

项目 内容
出处 《诗经·小雅·鸳鸯》
原文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含义 原指鸳鸯飞翔时被网捕捉,后引申为夫妻恩爱、相守
用途 多用于祝福新婚夫妇,象征爱情与婚姻的美满

二、典故演变与使用

阶段 描述
先秦时期 《诗经》中原始意义,强调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
汉唐以后 被文人引用,逐渐演变为夫妻恩爱的象征
宋元明清 广泛用于诗词、戏曲、婚俗之中,成为传统祝福语
现代应用 仍常见于婚礼祝词、婚书、对联等传统文化场合

三、相关诗词引用

作者 作品 引用句子 说明
杜甫 《丽人行》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虽未直接提及“于飞之乐”,但描绘夫妻恩爱场景
白居易 《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与“于飞之乐”有异曲同工之妙,强调夫妻相依
元曲 《西厢记》 “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表达对婚姻幸福的祝愿,与“于飞之乐”精神一致

四、现代意义与价值

“于飞之乐”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典故,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在现代社会,虽然形式有所变化,但其核心精神——对爱情、婚姻和家庭的珍视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无论是婚礼上的祝福,还是日常生活中对伴侣的关爱,都可以从“于飞之乐”中汲取灵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那份温柔而坚定的情感力量。

总结

“于飞之乐”源自《诗经》,原本描绘鸳鸯飞翔的自然景象,后被赋予夫妻恩爱、相守不离的寓意。历经千年发展,已成为中华文化中象征婚姻幸福的重要符号。无论是在古代诗词中,还是在现代婚俗里,它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祝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