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翻译:
薄雾如烟笼罩着寒冷的河水,
明月的清辉洒在沙滩上。
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边,
靠近一家酒楼。
那些歌女们并不知道国家即将灭亡的忧愁,
隔着江水还在轻声吟唱《玉树后庭花》这样的靡靡之音。
赏析:
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通过两个“笼”字,将朦胧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薄薄的雾气和冷冽的河水交织在一起,仿佛为整个画面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皎洁的月光则温柔地洒落在沙滩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氛围。这种景象不仅勾勒出了秦淮河特有的风光,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第二句“夜泊秦淮近酒家”,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夜泊”二字暗示了诗人旅途中的疲惫与孤寂,“近酒家”则透露出一种渴望慰藉的心境。在这里,诗人似乎是在寻找心灵的寄托,但同时又难掩内心的惆怅。
第三句“商女不知亡国恨”,将焦点转向了那些在秦淮河边卖艺的歌女。她们或许并未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依旧沉醉于歌舞升平之中。这一句暗含了诗人对当权者荒淫无度、不思进取的不满与忧虑。
最后一句“隔江犹唱后庭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玉树后庭花》是南朝陈后主创作的一首曲子,后世常用来象征奢靡享乐的生活方式。歌女们在隔岸继续演唱这首曲子,无疑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讽刺,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综上所述,《泊秦淮》通过对秦淮河夜景的描写以及对歌女行为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蕴深远,堪称唐诗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