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恸哭流涕的典故和含义

2025-09-27 19:37:11

问题描述:

恸哭流涕的典故和含义,在线等,求大佬翻我牌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7 19:37:11

恸哭流涕的典故和含义】“恸哭流涕”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极度悲伤、痛心到流泪不止的状态。这个成语不仅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以下是对“恸哭流涕”的典故及其含义的总结与分析。

一、成语释义

词语 含义
恸哭 悲痛地大哭,表示极度的哀伤
流涕 流泪,因情绪激动而流泪

整体意思为:因极度悲痛而大声哭泣并流泪不止。

二、典故来源

“恸哭流涕”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中的一段记载:

> “其言恳切,动人心魄,听者莫不恸哭流涕。”

这句话描述的是王符在陈述社会弊端时,言辞恳切,感人至深,听众无不为之动容,纷纷落泪。由此,“恸哭流涕”逐渐成为表达深切哀痛的常用成语。

此外,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也有类似用法:

> “臣不胜犬马之劳,不能奉诏,惟当痛哭流涕,以谢圣恩。”

诸葛亮在此表达自己无法完成使命的愧疚与悲痛,也体现了“恸哭流涕”的情感深度。

三、成语含义与使用场景

含义 使用场景
表达极度悲痛的情绪 如亲人去世、重大打击等情境
强调情感的真挚与强烈 常用于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强调情感
有时带有一定的夸张意味 在文学描写中增强感染力

四、现代应用与演变

在现代汉语中,“恸哭流涕”虽然仍保留原意,但使用频率相对减少,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日常口语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痛哭流涕”或“伤心欲绝”等表达方式。

不过,在一些庄重的场合,如悼念仪式、历史叙述或文学创作中,“恸哭流涕”依然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五、总结

“恸哭流涕”是一个富有情感张力的成语,源于古代文献,表达了人类面对巨大悲痛时的强烈反应。它不仅是语言的表达工具,更是文化情感的载体。通过了解其典故与含义,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汉语中情感表达的丰富性与深刻性。

项目 内容
成语 恸哭流涕
含义 极度悲伤而大哭流泪
典故来源 《后汉书》《三国志》
使用场景 文学、悼念、情感表达
现代使用 较少,多用于书面或文学作品
情感色彩 强烈、真挚、感人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