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嵬是什么意思】“崔嵬”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文学或诗词中,用来形容山高大、险峻的样子。它不仅表示自然景观的雄伟,也常被引申为人的气质、性格或地位的高大、不凡。下面将从词义、用法、引申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词义总结
词语 | 崔嵬 |
拼音 | cuī wéi |
本义 | 形容山高大、险峻 |
引申义 | 比喻人高大、威武、有气势;也可指地位显赫、声望高 |
使用场景 | 文学、诗词、描述自然景观或人物形象 |
例句 | “山势崔嵬,云雾缭绕。”、“他身材高大,气宇轩昂,颇有崔嵬之态。” |
二、用法与语境分析
1. 自然景观描写
在古诗文中,“崔嵬”多用于描绘山的高耸挺拔,如《诗经》中有“高山崔嵬,河水汤汤”的句子,强调山的雄伟壮丽。
2. 人物形象塑造
有时也用来形容人的体格或气质,比如“崔嵬之人”,意指身材魁梧、气度不凡的人。
3. 象征意义
在某些语境中,“崔嵬”还带有褒义,象征着坚定、不可动摇的精神或地位。
三、常见搭配与成语
搭配/成语 | 解释 |
山高崔嵬 | 形容山势高大陡峭 |
崔嵬不屈 | 比喻意志坚定,不轻易低头 |
高山崔嵬 | 表示山峰高耸入云,气势磅礴 |
四、语言风格与使用建议
- 文言文:适合用于古典文学、诗词、赋等文体。
- 现代汉语:较少单独使用,多用于书面语或文艺作品中。
- 口语中:较少出现,若使用,需结合上下文解释其含义。
五、总结
“崔嵬”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语,主要用来形容山的高大险峻,也可引申为人的气质、地位或精神风貌。在文学创作中,它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画面感,使读者更容易感受到一种宏伟、庄严的意境。
如需进一步了解“崔嵬”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运用,可参考《诗经》《楚辞》等古代文献,或现代文学作品中对“崔嵬”的艺术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