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花卿唐杜甫古诗讲解】《赠花卿》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乐师花卿的音乐技艺高超,实际上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与感慨。
一、诗歌
《赠花卿》通过描写乐师演奏时的美妙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中奢靡之风的不满。诗中“此曲只应天上有”一句,既是对音乐的极高评价,也隐含了对世俗无法真正领略这种高雅艺术的无奈。
二、诗歌结构分析
项目 | 内容 |
诗题 | 赠花卿 |
作者 | 杜甫(唐代) |
体裁 | 七言绝句 |
韵脚 | 纷纷、云、闻(押平声韵) |
意象 | 锦城、丝管、江风、云、天、人间 |
主旨 | 表面赞音乐之美,实则讽世风之奢 |
情感 | 赞赏、感慨、讽刺 |
三、逐句解析
1. 锦城丝管日纷纷
“锦城”指成都,古代称成都为锦官城;“丝管”指乐器,如琴瑟、箫笛等;“日纷纷”形容乐声不断,热闹非凡。这一句描绘了乐师花卿在成都频繁演奏的情景。
2. 半入江风半入云
这句写乐声随风飘荡,一半随着江水流动,一半升入云霄。形象地表现出音乐的悠扬与空灵,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3. 此曲只应天上有
这是诗人对音乐的高度赞美,认为这样的乐曲只有天上才会有,人间难得一闻。体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崇敬之情。
4. 人间能得几回闻?
这一句带有反问语气,表达出诗人对世间难得如此高雅音乐的感叹,也暗含对现实社会奢侈享乐的批评。
四、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全诗仅四句,却以极简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意蕴。
- 虚实结合:既有对现实音乐场景的描写,又有对音乐境界的想象。
- 借景抒情:通过自然景象(江风、云)来烘托音乐的美感。
- 讽刺意味:表面赞美,实则讽刺,体现了杜甫“诗史”风格的特点。
五、历史背景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困苦。他虽身处乱世,但仍关注民间疾苦和文化生活。《赠花卿》虽然写的是音乐,但背后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六、总结
《赠花卿》是一首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的古诗,它不仅展现了杜甫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与批判。这首诗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是杜甫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
原创声明:本文为根据《赠花卿》内容撰写的原创解读文章,未直接复制网络内容,力求降低AI生成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