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是指多少岁以下你知道了吗】“未成年”是一个法律术语,通常用来指代尚未达到法定成年年龄的未成年人。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界定主要与“成年年龄”有关。了解“未成年”的定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一、未成年指的是多少岁以下?
根据中国现行法律,未成年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也就是说,18岁是成年的分界线,18岁之前都属于未成年人,享有法律赋予的特殊保护和权利。
二、不同法律中的“未成年”定义
虽然“未成年”通常指的是18岁以下,但在某些特定法律或情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界定。以下是一些常见法律中对“未成年”的规定:
| 法律/条款 | 定义内容 | 适用范围 |
| 《民法典》 | 未满18周岁 | 普通民事行为、监护权等 |
| 《刑法》 | 未满16周岁 | 刑事责任年龄(部分犯罪需年满14岁) |
| 《治安管理处罚法》 | 未满14周岁 | 不予行政处罚 |
| 《劳动法》 | 未满16周岁 | 禁止雇佣童工 |
| 《未成年人保护法》 | 未满18周岁 | 全面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
三、为什么“未成年”是18岁?
中国在1991年通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明确将“未成年人”定义为未满18周岁的公民。这一标准与国际通行的“18岁成年”一致,也符合现代社会对青少年成长阶段的科学认知。
四、总结
- 未成年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 在不同法律中,“未成年”可能有细微差异,但18岁是普遍认可的成年界限。
- 未成年人享有法律保护,包括教育、就业、人身权利等方面。
了解“未成年”的定义,不仅有助于我们遵守法律,也能更好地关爱和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