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都是胆出处于哪里】“一身都是胆”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勇敢无畏、无所畏惧的精神状态。然而,许多人并不清楚这句话的出处和背后的历史典故。本文将对“一身都是胆”的来源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
“一身都是胆”最早出自《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是描述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赵云英勇事迹的一句话。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中单骑救主,表现出极高的忠诚与胆识,因此被后人称赞为“一身都是胆”。这句话后来被广泛引用,成为形容勇敢、无畏精神的典型表达。
虽然“一身都是胆”并非正式的成语,但它在文学、影视作品以及日常生活中被频繁使用,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表达。
二、信息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一身都是胆 |
| 出处 |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 |
| 作者/背景 | 陈寿(西晋史学家)所著《三国志》 |
| 原文出处 | “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刘备评价赵云 |
| 人物 | 赵云(蜀汉名将) |
| 故事背景 | 长坂坡之战,赵云单骑救主 |
| 含义 | 形容人勇敢无畏、胆识过人 |
| 使用场景 | 文学、影视、日常口语中常用 |
| 是否为成语 | 非正式成语,但广泛流传 |
三、结语
“一身都是胆”虽非传统成语,但因其生动形象且富有历史背景,已成为中国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表达之一。它不仅展现了赵云的英勇形象,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忠诚与勇气的崇尚。了解其出处,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表达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