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貌岸然的意思】“道貌岸然”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正经、严肃,但实际上内心却很虚伪、不正派。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多用于批评那些言行不一、伪装道德高尚的人。
一、成语解析
- 字面意思:
“道貌”指表面上的正经样子,“岸然”意为高傲、严肃的样子。合起来就是“表面正经、严肃”。
- 引申含义:
指人外表装作正人君子,实则行为卑劣、心怀不轨。
- 使用场合:
多用于批评、讽刺或描述某些人的虚伪行为。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其言有理,其行无实,道貌岸然。” |
用法 | 常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人或行为 |
近义词 | 虚伪、假仁假义、伪君子 |
反义词 | 真诚、坦率、正直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问题 | 说明 |
误用为褒义 | “道貌岸然”是贬义词,不能用于赞美他人 |
与“道貌岸然”混淆 | 如“道貌岸然”和“道貌凛然”易混淆,后者多指威严,非贬义 |
语境不当 | 需结合具体情境使用,避免误解 |
四、例句参考
1. 他虽然道貌岸然,但私下里却做尽坏事。
2. 这个所谓的慈善家,其实是个道貌岸然的骗子。
3. 我们不能被他那副道貌岸然的样子所迷惑。
五、总结
“道貌岸然”是一个带有强烈讽刺意味的成语,强调的是外在表现与内在本质的严重不符。在日常交流中,应谨慎使用,以免造成误解或冒犯他人。理解其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观点,同时也能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