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逸斜出的意思】“旁逸斜出”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或人的发展、表现方式偏离了常规路径,呈现出一种不拘一格、另辟蹊径的状态。这个词语多用于文学、艺术、建筑等领域,强调一种独特、自由的表达方式。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拼音 | 释义 | 出处 | 用法 |
旁逸斜出 | páng yì xié chū | 原指树木枝条向旁边伸展,后比喻文章、艺术等作品风格独特、不落俗套,或行为方式偏离正统。 | 出自《晋书·王羲之传》:“其书风骨中和,旁逸斜出。” | 多用于描述文学、艺术、思想等方面的创新与个性表达 |
二、词语含义总结
“旁逸斜出”字面意思是“向旁边延伸、斜着生长”,引申为在主流之外发展出独特的路径或风格。它并不带有贬义,反而常常带有褒义,表示一种突破常规、富有创造力的表现方式。
- 常见使用场景:
- 文学创作中,形容文章结构或语言风格新颖;
- 艺术创作中,指作品形式别具一格;
- 人物性格上,形容人不随大流,有独立见解;
- 建筑设计中,指建筑造型不拘一格。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异军突起、标新立异 |
反义词 | 中规中矩、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千篇一律 |
四、实际应用举例
1. 文学方面:
他的小说写作风格“旁逸斜出”,打破了传统叙事模式,给读者带来全新体验。
2. 艺术方面:
这位画家的作品“旁逸斜出”,融合了多种风格,展现出强烈的个人特色。
3. 思想表达:
在讨论社会问题时,他提出了“旁逸斜出”的观点,引发了广泛思考。
五、结语
“旁逸斜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精神态度的体现。它鼓励人们在遵循规律的同时,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无论是在艺术、思想还是生活中,这种“旁逸斜出”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去尊重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