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七步之才名词解释

2025-09-28 18:04:03

问题描述:

七步之才名词解释,求解答求解答,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8 18:04:03

七步之才名词解释】“七步之才”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曹植的故事。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才思敏捷、文采出众,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篇有深度的文章或诗作。

一、

“七步之才”最早见于《世说新语·文学》中,讲述的是曹植在七步之内即兴赋诗的故事。这一典故后来被广泛引用,用以称赞他人具有非凡的才华和快速的创作能力。它不仅体现了曹植的机智与才华,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才思敏捷的高度重视。

这个成语常用于褒义,强调一个人在短时间内能够展现出卓越的文学或艺术才能,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七步之才
出处 《世说新语·文学》
典故来源 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
含义 形容人聪明才智高,反应快,文采好
用法 多用于赞美他人有才华、思维敏捷
近义词 才高八斗、文思泉涌、出口成章
反义词 才疏学浅、笨嘴拙舌、才疏志浅
文化意义 体现古代对文人风骨和才思的推崇

三、延伸理解

“七步之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代表了古人对于“才”的追求和尊重。在古代,文人墨客往往以能诗善文为荣,而“七步之才”正是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

此外,这个成语也常用于现代语境中,比如在考试、演讲、写作等场合,用来鼓励或表扬他人的快速应变能力和创作能力。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七步之才”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才华与智慧的一种高度概括。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