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经典句子及翻译】《大学》与《中庸》是儒家经典“四书”中的两部重要著作,分别出自《礼记》的两篇,后被朱熹单独辑录并注释。这两部作品不仅在古代中国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至今仍对个人修养、社会治理和道德伦理具有深远影响。
以下是对《大学》与《中庸》中部分经典句子的总结与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一、
《大学》主要讲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强调“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理念,提倡通过自我修养达到社会和谐。而《中庸》则侧重于“中和之道”,主张言行合乎中道,不偏不倚,追求内在的平衡与外在的适度。
两者都强调“诚”、“敬”、“慎独”等核心价值观,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提升自我境界。
二、经典句子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大学 |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亲近百姓,在于达到至善的境界。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知道目标之后才能有志向,有志向之后才能内心宁静,内心宁静之后才能安稳,安稳之后才能思考,思考之后才能有所收获。 |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探究事物的道理之后才能获得真知,获得真知之后才能心意真诚,心意真诚之后才能心思端正,心思端正之后才能修养自身,修养自身之后才能管理好家庭,管理好家庭之后才能治理国家,治理国家之后才能天下太平。 |
中庸 |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 上天赋予人的本质叫做“性”,遵循本性而行叫做“道”,修养和实践这个道叫做“教”。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在喜怒哀乐尚未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但都能合乎节度,叫做“和”。 |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 “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道路。 |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达到中和的状态,天地就会各安其位,万物也会自然生长。 |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 君子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要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也要有所敬畏。 |
慎独也。 | 这就是所谓的“慎独”。 |
三、结语
《大学》与《中庸》不仅是古代士人修身治学的指南,也是现代人提升自我、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参考。它们所传达的“中道”精神和“修身齐家”的理念,依然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实践。
通过了解这些经典句子及其含义,我们不仅能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心灵的指引与行为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