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王安石的原文及注释】《读史》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诗,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独特见解。本文将对《读史》一诗进行原文展示,并结合注释进行总结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涵。
一、原文
> 读史
> 纷纷世事,浮云过眼,
> 惟有文章,可以传远。
> 遗民犹记,前朝旧事,
> 岂为功名,而忘本源?
> 世途多变,人心难测,
> 君子守道,不随波逐流。
> 古人已矣,后人何如?
> 但看今朝,谁识真章?
二、注释与解析
诗句 | 注释 | 解析 |
纷纷世事,浮云过眼 | “纷纷”形容世事繁杂,“浮云”比喻短暂无常 | 表达了作者对世间纷扰的感慨,认为一切终将过去 |
惟有文章,可以传远 | “文章”指文化、思想、作品 | 强调精神和文化的传承比物质更长久 |
遗民犹记,前朝旧事 | “遗民”指前朝百姓,“旧事”指历史事件 | 表示人民对历史的记忆不会轻易消失 |
岂为功名,而忘本源? | “功名”指功利,“本源”指初心或根本 | 质问人们是否因追求名利而忽视了根本的价值 |
世途多变,人心难测 | “世途”指人生道路,“人心”指人的心理 | 描述社会动荡,人心难以预测 |
君子守道,不随波逐流 | “君子”指有德之人,“守道”指坚守道德 | 表达了作者对坚持原则、不随俗浮沉的推崇 |
古人已矣,后人何如? | “古人”指古代的人,“后人”指后代 | 对历史与未来之间的关系提出思考 |
但看今朝,谁识真章? | “真章”指真实、真理 | 表达对当下社会缺乏真正智慧的忧虑 |
三、总结
《读史》一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王安石对历史、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他指出,虽然世事多变,但唯有文化和精神能够流传久远;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不要被功名利禄所迷惑,应坚守内心的道德与信念。诗中流露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也体现出作者对历史的敬畏与反思。
此外,诗中的“遗民犹记,前朝旧事”反映了他对历史记忆的重视,而“谁识真章”则表现出对现实社会中真假难辨现象的担忧。整首诗虽短,却蕴含哲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深度。
结语:
《读史》不仅是王安石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他对人生、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感悟。它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本心,才能真正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